詳細介紹
新農村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型號
新農村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型號
廢水脫氮技術
1.1吹脫法
吹脫、汽提法對于脫除水中溶解氣體和某些揮發(fā)性物質有較好的效果。吹脫法去氮是利用NH4+與NH3的動態(tài)平衡,將廢水中的離子態(tài)銨,通過pH值的調節(jié)轉化為分子態(tài)氨,向裝置吹脫載氣,游離的分子態(tài)氨利用氣液接觸帶離水中。按載氣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空氣和蒸汽吹脫[1]。低濃度廢水在室溫下用空氣吹脫,而高濃度廢水則常用蒸汽進行吹脫。吹脫是一個傳質過程,即在高pH時,使廢水與空氣密切接觸從而降低廢水中氨濃度的過程,推動力來自空氣中氨的分壓與廢水中氨濃度相當的平衡分壓之間的差值。按載氣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空氣和蒸汽吹脫。
與直接脫氮相比,加入脫氮劑的脫氮效果要更好一些。發(fā)現吹脫工藝對水量較少的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脫氮有較好的作用。對于濃度在8000~10000mg/L的NH3-N廢水采用吹脫工藝處理時,采用水溫45~55℃;氣水比為3000~4500∶1;HRT為2~3h;pH在10.5~11.5之間,脫氮劑采用椰油酸系列的復合制劑,吹脫時間不小于2h時,氨氮的去除率高。
以平均氨氮濃度550mg/L以上的豬場廢水為研究對象,利用高效復合脫氮劑物化法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試驗證明與直接脫氮相比,投加高效復合脫氮劑能夠降低反應時間,提高氨氮去除率,高可提高7.6%。但脫氮劑投加量變化對氨氮去除率影響較低。除了采用脫氮劑的方法,還可采用聯合工藝去氮。利用蒸氨-吹脫法聯合處理工藝處理高濃度脂肪胺污水。污水的氨氮濃度高達21985mg/L,COD8925mg/L,設計污水處理量200t/d。針對脂肪胺污水中有油類的存在,所以先利用混凝劑和液堿調整pH,使有機胺破乳分離,銨鹽亦轉化為游離氨。再依次進入蒸氨和吹脫。結果表明,利用蒸氨-吹脫法處理法后出水氨氮可降低至600mg/L以下,經過進一步處理可達一級排放標準。但蒸氨-吹脫法工藝成本較高,不適于水量大,氨氮含量低的水量。而且運行中要注意對蒸氨系統(tǒng)進行清洗維護。
1.2折點氯化法
折點氯化法是在低濃度氨氮廢水中加入次氯酸鈉,依靠次氯酸鈉的強氧化性,將廢水中的氨氮氧化為N2的脫氮方法。
理論上,將通入廢水中達到某一點,在該點時水中游離氯含量較低而氨氮的濃度降為零,當通入量超過該點時,水中的游離氯增多,即自由余氯。因此,將氨氮全轉化為氮氣時通入量點稱為折點,該狀態(tài)下的氯化稱為折點氯化。
利用折點加氯法率處理時所需的實際量取決于溫度、pH值及氨氮濃度。理論需氯量取決于氨氮的濃度,兩者質量比為7.6:1,實際應用中為了保證*反應,一般氧化lmg氨氮需加9~10mg的。pH值在6~7時為反應區(qū)間,接觸時間為0.5~2h。雖然氯化法反應迅速,所需設備投資少,但的安全使用和貯存要求較嚴,處理成本也較高。若用次氯酸或二氧化氯發(fā)生裝置代替使用,可以緩解安全問題,但成本又有增加。副產物氯胺和氯代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增加出水對生物致癌、致畸的潛在危險性。折點氯化法處理后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用活性炭或O2進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殘余的氯。因此氯化法一般用于給水處理,對于大水量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常用于深度處理中。
用折點氯化法處理高氨氮含鈷廢水進行了試驗及工程實踐,利用吹脫法先去除廢水中70%的氨氮,再利用折點加氯法,出水氨氮低至15mg·L-1以下。城市污水試驗表明,折點氯化法脫氨可以使出水氨氮質量濃度<0.1mg·L-1。
采用折點氯化處理稀土冶煉廢水發(fā)現pH為7,反應時間控制在10~15min時,廢水中NH4+-N去除率達98%。同時與中和后的草酸沉淀母液處理發(fā)現Cl/NH4+為8:1效果好。反應對pH、Cl/NH4+投入比的要求較為,在實際工程中需要準確操作。反應后余氯含量高于廢水排放標準,去除率達98%以上,在折點氯化反應后投加適量Na2SO3還原余氯,可使余氯得到有效去除,且費用較低。
濰坊市金海源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坐落于美麗的風箏之都--山東濰坊,作為一家專業(yè)研發(fā)生產污水處理設備,污水消毒設備,氣浮機設備的廠家,我們的產品均采用優(yōu)質原材料、*的防腐工藝,確保水處理設備在惡劣工作環(huán)境下的防腐要求,自產品投放市場以來就深受客戶的喜愛與支持。想了解更多關于我們產品設備的知識可以訂閱關注我們的“濰坊金海源環(huán)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