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90立方的氣浮機如何選擇
由于對污水處理氣浮工藝研究的深入,以及對污水處理氣浮設備的改進,水資源凈化領域又有了很大的突破。既然污水處理氣浮工藝和氣浮設備的選擇性都比較多,實際應用中該以什么為標準進行選擇呢?
其實,污水處理氣浮設備選擇總的原則是保證人們用水安全,因此在對污水處理氣浮工藝進行選擇的時候,不管是采用任何技術、工藝,污水處理后其水質(zhì)都要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生活用水標準。
而且氣浮工藝技術自身應該保證有良好的安全可靠性,盡管我國關于污水處理的氣浮工藝和設備有很多種,但也只有*的,安全可靠的設備才是我們的理想選擇。
氣浮設備運行費用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經(jīng)濟條件較為落后的地區(qū),如果污水處理氣浮設備運行費用過高,超出了當?shù)厝嗣竦慕?jīng)濟承擔能力,即使是污水處理建設工程建設完工,也會因為高昂的設備運行費用承擔不起而失去建設的意義。
除了安全可靠性、經(jīng)濟性等基本原則外,污水處理氣浮設備還要具備易管理的特點,在設備管理和維護方面要求盡量做到簡單,使得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管理得到有力保障。
A.帕式(Passveer)簡稱單溝式
表面曝氣采用轉刷曝氣,水深一般在2.5~3.5m,轉刷動力效率1.6~1.8kgO2/(kW˙h)。奧式(Orbal)簡稱同心圓式,應用上多為橢圓形的三環(huán)道組成,三個環(huán)道用不同的DO(如外環(huán)為0,中環(huán)為1,內(nèi)環(huán)為2),有利于脫氮除磷。
污水處理
B.卡式(Carrousel)簡稱循環(huán)折流式
采用倒傘形葉輪曝氣,從工藝運行來看,水深一般在3.0m左右,三溝式氧化溝(T型氧化溝),此種型式由三池組成,中間作曝氣池,左右兩池兼作沉淀池和曝氣池。T型氧化溝構造簡單,處理效果不錯,但其采用轉刷曝氣,水深淺,占地面積大,復雜的控制儀表增加了運行管理的難度。不設厭氧池,不具備除磷功能。
污水處理
氧化溝法的特點
平面多為橢圓型,總長可達幾十米,甚至幾百米;溝深較淺;裝置簡單,進水一般只要設一根水管即可,亦可設成明渠。出水采用溢流堰式,進出水簡單、安全、可靠;流態(tài)介于*混合和推流之間,形式多樣;工藝簡單,可以不設初沉池和二沉池,節(jié)省造價;對水質(zhì)、水溫、水量有很強的適應性;污泥齡長、污泥產(chǎn)率低、出水穩(wěn)定、處理效果好,不僅可達到BOD、SS的排放標準,而且因其水力停留時間長,曝氣池內(nèi)有相對獨立的缺氧區(qū)與好氧區(qū),可達到脫氮、除磷效果;氧化溝內(nèi)活性污泥好氧消化比較*,故污泥產(chǎn)量少、臭味小、脫水性能好,可直接濃縮脫水,不必消化。
氧化溝法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1、工藝流程簡單,運行管理方便
2、處理效果穩(wěn)定,出水水質(zhì)好
3、基建費用省、運行費用低
4、污泥產(chǎn)量少、污泥性質(zhì)穩(wěn)定
5、能承受水量、水質(zhì)沖擊負荷
6、占地面積少
缺點:
運行費用仍然較高。對其出水的二次作用,是發(fā)展的方向。
AAO法
AAO法可同步除磷脫氮,其功能機制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厭氧狀態(tài)下(DO<0.3mg/L),釋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狀況下又將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tǒng)。
二是脫氮,缺氧段要控制DO<0.7mg/L,由于兼氧脫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作為氫供給體(有機碳源),將來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還原成氮氣逸入大氣,達到脫氮的目的。
工藝特征
該工藝各反應器單元功能及工藝特征如下:
1、厭氧反應器:原污水及從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進入該反應器,其主要功能是釋放磷,同時對部分有機物進行氨化;
2、缺氧反應器:污水經(jīng)厭氧反應器進入該反應器,其首要功能是脫氮,硝態(tài)氮是通過內(nèi)循環(huán)由好氧反應器送來的,循環(huán)的混合液量較大,一般為2Q(Q--原污水量);
3、好氧反應器--曝氣池:混合液由缺氧反應器進入該反應器,其功能是多重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都是在該反應器內(nèi)進行的,這三項反應都是重要的,混合液中含有NO3-N,污泥中含有過剩的磷,而污水中的BOD(或COD)則得到去除,流量為2Q的混合液從這里回流到缺氧反應器;
4、沉淀池:其功能是泥水分離,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厭氧反應器,上清液作為處理水排放。
處理量90立方的氣浮機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