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g次氯酸鈉發(fā)生器批發(fā)價格
次氯酸鈉發(fā)生器實際的操作如下:
將普通的食鹽加入設備的化鹽裝置內,溶解成10%的食鹽水,打開閥門讓鹽水通過過濾沉淀進入儲鹽液箱;
然后,啟動自動配水開關,設備自動勾配鹽水到濃度為3.5%左右的稀鹽水,再打開閥門調節(jié)好計量泵,讓經配兌好的鹽水按設定流量通過一組陰陽極管組成的夾層式電解槽;
次氯酸鈉發(fā)生器后,啟動整流電流開關,同時打開冷卻水閥門以冷卻電解槽,次氯酸鈉發(fā)生器開始工作。這樣,整個設備就生產出了標準的次氯酸鈉發(fā)生器液體(濃度為1%左右);
后,藥液自動流入儲藥液箱,便于儲藏備用和隨時投加。
3、調試運行:
當污泥恢復活性、強制馴化完成以后即可進入馴化試運行階段。此階段不但要培養(yǎng)出適當?shù)木N,還要確定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運行條件。
*階段:
A、配料:在調節(jié)池中進行。按原污水∶稀釋水=1∶3的比例進行配制料液,即原污水30m3,加入稀釋水90m3。根據(jù)情況可適當加入一定量的營養(yǎng)源(糞便水)。打開調節(jié)池空氣閥,使調節(jié)池曝氣攪拌均勻。監(jiān)測該水質指標(CODCr、PH、水溫、SS)。
B、強制馴化完成后,停止曝氣,靜沉記錄,根據(jù)固液分離情況決定靜沉時間(一般為0.5---1.0小時),記錄靜沉時間。
C、排出上清液約40---50m3。取上清液100ml放入錐形瓶中,以備監(jiān)測COD值所用。
D、進料運行:將配好的料液以10m3/h的流量加入SBR反應器,進料量為50m3/池,兩個池子交替運行。先按22個小時為一周期進行運行。進料1小時后開始曝氣,連續(xù)曝氣4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連續(xù)曝氣4小時,停曝氣1.0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1.0小時;再曝氣2小時,靜沉0.5-1.0小時,開始排水約50m3,記錄排水時間(約0.5小時),閑置0.5-1.0小時。曝氣過程中要及時監(jiān)測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氣前要監(jiān)測DO并作紀錄。一般指標為DO=1-2mg/lPH=6-9SV=10-30%水溫:10-35℃。
E、按以上A、B、C、D四步驟重復操作3---4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及生長情況,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jiān)測排水水質指標(DO、CODCr、PH、SS),做好記錄。
第二階段:
可根據(jù)*階段調試情況調整運行周期如下,也可按上階段周期運行,這主要根據(jù)處理后水質情況及污泥性能而定。
A、配料:在調節(jié)池中進行。按原污水∶稀釋水=1∶2的比例進行配制料液,即原污水40m3,加入稀釋水80m3。根據(jù)情況可適當加入一定量的營養(yǎng)源(糞便水),也可不加。打開調節(jié)池空氣閥,使調節(jié)池曝氣攪拌均勻。監(jiān)測該水質指標(CODCr、PH、水溫、SS)。
B、進料運行:將配好的料液以10m3/h的流量加入SBR反應器,進料量為50m3/池,兩個池子交替運行。按12個小時為一周期進行運行。進料1小時后開始曝氣,連續(xù)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2小時,靜沉0.5—1.0小時,開始排水約50m3,記錄排水時間(約0.5小時),閑置0.5-1.0小時。曝氣過程中要及時監(jiān)測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氣前要監(jiān)測DO,并作紀錄。一般指標為DO=12mg/lPH=6-9SV=10-30%水溫:10-35℃。
C、按以上A、B步驟重復操作3---4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jiān)測排水水質指標(DO、CODCr、PH、SS),做好記錄。
第三階段:
A、配料:在調節(jié)池中進行。按原污水∶稀釋水=1∶1的比例進行配制料液,即原污水60m3,加入稀釋水60m3。打開調節(jié)池空氣閥,使調節(jié)池曝氣攪拌均勻。監(jiān)測該水質指標(CODCr、PH、水溫、SS)。
B、進料運行:將配好的料液以10m3/h的流量加入SBR反應器,進料量為50m3/池,兩個池子交替運行。按12個小時為一周期進行運行,進料1小時后開始曝氣,連續(xù)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2小時,靜沉0.5—1.0小時,開始排水約50m3,記錄排水時間(約0.5小時),閑置0.5---1.0小時。曝氣過程中要及時監(jiān)測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氣前要監(jiān)測DO,并作紀錄。一般指標DO=1-2mg/lpH=6-9SV=10-30%水溫:10--35℃。
C、按以上A、B步驟重復操作3---4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jiān)測排水水質指標(DO、CODCr、PH、SS),做好記錄。
第四階段:
A、配料:在調節(jié)池中進行。直接進入原生產污水,根據(jù)情況可適當加入一定量的營養(yǎng)源(糞便水),也可不加。打開調節(jié)池空氣閥,使調節(jié)池曝氣攪拌均勻。監(jiān)測該水質指標(CODCr、PH、水溫、SS)。
B、進料運行:將配好的料液以10m3/h的流量加入SBR反應器,進料量為50m3/池,先按12個小時為一周期進行運行,進料1小時后開始曝氣,連續(xù)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2小時,靜沉0.5—1.0小時,開始排水約50m3,記錄排水時間(約0.5小時),閑置0.5---1.0小時。曝氣過程中要及時監(jiān)測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氣前要監(jiān)測DO,并作紀錄。一般指標為:DO=1—2mg/lPH=6---9SV=10---30%水溫:10--35℃。
C、按以上A、B步驟重復操作三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jiān)測排水水質指標(DO、CODCr、PH、SS),做好記錄。
第五階段:
根據(jù)以上四階段調試情況記錄,尋找*菌群的生存條件,選擇*運行周期,*的運行方式,完成調試。
A、配料:在調節(jié)池中進行。直接進入生產水,打開調節(jié)池空氣閥,使調節(jié)池曝氣攪拌均勻。監(jiān)測該水質指標(CODCr、PH、水溫、SS)。
B、進料運行:按選擇好的*運行周期及運行模式運行??刂破貧饧巴r間,曝氣過程中要及時監(jiān)測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氣前要監(jiān)測DO,并作紀錄。一般指標為:DO=1—2mg/lPH=6-9SV=10-30%水溫:10--35℃。
C、按以上A、B步驟重復操作3---4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jiān)測排水水質指標(DO、CODCr、PH、SS),做好記錄。若出水CODCr在300mg/l左右,污泥處于穩(wěn)定增長狀態(tài),SV=30%左右,即可認為調試結束。進入正式全負荷運行階段。
4、注意事項:
a、為了順利完成調試工作,一定要保證此階段SBR反應器運行條件的穩(wěn)定,避免進水濃度、懸浮物、酸堿度的較大波動,而給SBR反應器造成較大的沖擊負荷,導致污泥惡化。
b、運行過程中,每運行周期一定要至少測量一次DO、PH、SV水質指標。改變污染物濃度前、后一定要監(jiān)測反應器中及要進入反應器的水質的全套指標,重點CODCr、SS、PH,保證反應器中污泥負荷的合理性。
c、每次改變污水加入量的初期一定要注意觀察污泥性狀,及記錄其適應時間,為下次污水加入量的改變提供參考依據(jù)。
d、當污泥SV%≥30時,要少量排泥,每次排泥水量大約為10---15m3。
200g次氯酸鈉發(fā)生器批發(f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