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KERT比例閥和伺服閥的區(qū)別
BURKERT比例閥不工作時,差徑活塞在彈簧的作用下處于上極限位置。
此時閥門保持開啟因而在輸入控制壓力與輸出壓力從零同步增長的初始階段,而且總是相等。但是活塞上方液壓作用力大于活塞下方液壓作用力。在輸入輸出壓力同步增長過程中當活塞上、下兩端液壓作用之差超過彈簧的預緊力時,活塞便開始下移。當輸入和輸出壓力增長到一定值時活塞內腔中的閥座與閥門接觸,進油腔與出油腔即為隔絕。此即比例閥的平衡狀態(tài);
若進一步提高輸入壓力則活塞將回升,閥門再度開啟.油液繼續(xù)流入出油腔使輸出壓力也升高,但活塞又下降到平衡位置;
BURKERT比例閥節(jié)制后輪管路壓力的工作點與汽車的載荷無關,這就是非感載比例閥。若要使其工作點與汽車載荷的大小相適應就必須能改變彈簧力的大小,這就是感載比例閥;
伺服閥的主閥一般來說和換向閥一樣是滑閥結構,只不過閥芯的換向不是靠電磁鐵來推動,而是靠前置級閥輸出的液壓力來推動,這一點和電液換向閥比較相似,只不過電液換向閥的前置級閥是電磁換向閥,而伺服閥的前置級閥是動態(tài)特性比較好的噴嘴擋板閥或射流管閥。也就是說,伺服閥的主閥是靠前置級閥的輸出壓力來控制的,而前置級閥的壓力則來自于伺服閥的入口p,假如p口的壓力不足,前置級閥就不能輸出足夠的壓力來推動主閥芯動作。
比例閥和伺服閥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驅動裝置不同。比例閥的驅動裝置是比例電磁鐵;伺服閥的驅動裝置是力馬達或
力矩馬達;
2.性能參數(shù)不同。滯環(huán)、中位死區(qū)、頻寬、過濾精度等特性不同,因此應用場合
不同,伺服閥和伺服比例閥主要應用在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其它結構的比例閥主要應用在
開環(huán)控系統(tǒng)及閉環(huán)速度控制系統(tǒng);
2.1伺服閥中位沒有死區(qū),比例閥有中位死區(qū);
2.2伺服閥的頻響(響應頻率)更高,可以高達200Hz左右,比例閥一般是高度幾十Hz;
2.3伺服閥對液壓油液的要求更高,需要經過濾才行,否則容易堵塞,比例閥要
求低一些;
3.閥芯結構及加工精度不同。比例閥采用閥芯+閥體結構,閥體兼作閥套。伺服閥
和伺服比例閥采用閥芯+閥套的結構。
4.中位機能種類不同。比例換向閥具有與普通換向閥相似的中位機能,而伺服閥
中位機能只有O型(Rexroth產品的E型)。
5.閥的額定壓降不同。
而比例伺服閥性能介于伺服閥和比例閥之間。
比例換向閥屬于比例閥的一種,用來控制流量和流向。
burkert比例閥控制通過一個PWM信號發(fā)生1)。的PWM信號的占空比決定線圈電流,因此柱塞的位置。在寶得電子控制型8605(請參閱相關的數(shù)據(jù)表),將模擬信號到對應的基準值閥型的PWM信號,并提供附加的功能,如溫度補償(線圈加熱),斜坡功能和小的調整。和max。責任周期/線圈電流的控制范圍。請注意施膠注釋對于這樣的第2頁上的控制閥。寶德比例閥在連續(xù)流應用中,適當?shù)拈y門的選擇大小比與開/關閥要重要得多。大小應該被選擇為使得在系統(tǒng)中所產生的流不會不必要地由閥降低。然而,有足夠的的壓降的一部分,應通過閥門采取什當它被*打開。
BURKERT比例閥優(yōu)點與缺點
缺點是能耗浪費大、容易出故障、抗污染能力差、價格昂貴等等等等,好處只有一個:動態(tài)性能是所有液壓閥中zui高的。就憑著這一個優(yōu)點,在很多對動態(tài)特性要求高的場合不得不使用伺服閥,如飛機火箭的舵機控制、汽輪機調速等等。動態(tài)要求低一點的,基本上都是比例閥的天下了。一般說來,好像伺服系統(tǒng)都是閉環(huán)控制,比例多用于開環(huán)控制;其次比例閥類型要多,有比例壓力、流量控制閥等,控制比伺服藥靈活一些。從他們內部結構看,伺服閥多是零遮蓋,比例閥則有一定的死區(qū),控制精度要低,向應要慢。但從發(fā)展趨勢看,特別在比例方向流量控制閥和伺服閥方面,兩者性能差別逐漸在縮小,另外比例閥的成本比伺服閥要低許多,抗污染能力也強!
BURKERT比例閥和伺服閥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