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噸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售價
近年來,我國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研究被列為一項重要的國家工程,人們對環(huán)境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因此,有效的處理技術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埋地污水處理設備也是污水處理和再生的重要設備。它避免了大量的污水排放,污染了環(huán)境,為我們的污水處理貢獻了力量。傳統(tǒng)的污水處理工藝仍然產生惡臭,這很難被大眾接受。
根據(jù)國內外生活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經驗,結合我公司的工程實踐,設計以碳鋼防腐為主要原料的YTH-DMS系列埋地污水處理廠。A/O過程。其主要目的是使生活污水和類似的工業(yè)有機廢水經該設備處理后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該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采用一體化工藝,采用*的生物污水處理技術。它結合BOD5、COD和NH3-N去除。具有技術性能穩(wěn)定可靠、處理效果好、投資少、占地面積小、維護方便等優(yōu)點。介紹了塞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在埋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AO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應用,其處理效果優(yōu)于全混式或兩級或三級串聯(lián)生物接觸氧化池。且比活性污泥池小,對水質適應性強,抗沖擊性好,出水水質穩(wěn)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
同時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彈性立體填料,它具有實際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掛膜、脫膜方便,在同樣有機負荷條件下,比其它填料對有機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由于在AO生物處理工藝中采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池,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段,因此產泥量較少。此外,生物接觸氧化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遠遠低于活性污泥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量。因此,污水經YTH-DMS系列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后所產生的污泥量較少,一般僅需90天左右排一次泥。
結合以上特點,及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完善的工作運作、工藝流程標準,該設備可廣泛用于賓館、農村、城市、景區(qū)、醫(yī)院、住宅小區(qū)、別墅等。它的適應能力強。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 本文針對國內水質監(jiān)管日益嚴格,多地采用地表準Ⅳ類排放標準的現(xiàn)象,對污水處理的適用工藝進行總結與分類,通過分析各種工藝的適用范圍及優(yōu)缺點,提出了關鍵設計參數(shù)及設計要求,旨在實現(xiàn)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及運營經濟的平衡。
[關鍵詞] 水質監(jiān)管;污水處理工藝;適用范圍
自水十條頒布之后,全國多地區(qū)多流域均采用嚴于《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 A 的地方排放標準,在此背景下的提標改造項目層出不窮。根據(jù)當?shù)厥芗{水體環(huán)境容量,采用適宜當?shù)亟洕鷹l件的污水處理工藝勢在必行。
1 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 - 準Ⅳ類標準
“準Ⅳ類”標準指的是污水中常規(guī)指標除總氮外均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常規(guī)指標對比具體見表 1。
1.jpg
1.1 工藝分析
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出水一級 A 標準相當于城鎮(zhèn)污水再生處理要求,將污水二級強化處理、三級處理、深度處理和消毒工藝進行組合與集成。而準Ⅳ類排放標準在一級 A 的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一級處理工藝
一級處理工藝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tài)的固體污染物,根據(jù)來水類型及來水標高,選用匹配的格柵類型,常用的一級處理工藝如下:
原污水→粗格柵→集水池及提升泵房→細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當二級處理采用 MBR 膜系統(tǒng)時,需要增加膜格柵工藝段。本文對沉砂池及初沉池工藝類型進行分析。
(1)沉砂池工藝。
平流沉砂池流態(tài)為平流,需保證適宜的水平流速,沉砂中約夾雜有 15% 的有機物,當水質水量波動較大,去除效果難保證。
旋流沉砂池采用水力渦流,沉砂池中心處的旋流使得砂粒沉降。旋流沉砂池水力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易設備化,但需保證前端細格柵柵條間距盡可能小,減少對葉輪及提砂裝置的磨損。
曝氣沉砂池采用鼓風曝氣,通過砂水紊流碰撞去除,除砂率較穩(wěn)定。曝氣沉砂池耐沖擊性好,對于水量波動較大的污水廠較為適用。但曝氣量無法實時控制,存在過度曝氣的問題。
平流沉淀池對于粗砂的去除率高于曝氣沉砂池,對于細砂的截留率則遠低于曝氣沉砂池。實際工程中,需針對進水水質特點及占地需求,選擇zui為合適的工藝類型。
(2)初沉池工藝。
初沉池通過將非溶解性的有機物及無機物的沉降,BOD5 和 CODCr 含量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下降,從而減輕了后續(xù)處理構筑物的負荷,降低污水處理廠運轉費用,在沉砂池后設置初沉池,用以緩沖SS 對污水系統(tǒng)的沖擊。初沉池經過水解發(fā)酵的底泥也可引入?yún)捬醭?,為厭氧釋磷提供碳源。準Ⅳ類標準下,為保證總氮對碳源的需求,當 BOD/TKN ≤ 4 時,可不設初沉池,也可設置速沉池,有效去除無機物而保留非溶解性的有機物。
1.3 二級處理工藝
二級處理工段是整個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目前廣泛使用的工藝為 A2/O 及其變形工藝,以及 MBR工藝。本文主要針對前者進行闡述。
(1)A2/O 法及變形工藝。A2/O 工藝不僅具有較強的脫氮除磷功能,還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A2/O工藝可以同時完成有機物的去除、硝化脫氮、磷的過量攝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脫氮必須保證 NH3-N 應*硝化,硝化產生的硝酸鹽才可進行反硝化得以去除;缺氧池與好氧池聯(lián)合完成脫氮功能;厭氧池和好氧池聯(lián)合完成除磷功能。
常規(guī) A2/O 工藝存在以下缺點:①回流污泥中的硝酸鹽含量會造成厭氧區(qū)釋磷能力大幅下降;②缺氧區(qū)位于系統(tǒng)中部,進水中的碳源已經被上一工藝段微生物同化吸收,系統(tǒng)的脫氮效果受到碳源的制約;③由于存在內循環(huán),常規(guī)工藝系統(tǒng)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實際只有小部分經歷了完整的放磷、吸磷過程,其余則基本上未經厭氧狀態(tài)而直接進入好氧區(qū),系統(tǒng)除磷不利。A2/O 變形工藝在回流污泥點、多點進水設置及生化功能區(qū)的組合等方面進行優(yōu)化。
(2)UCT 工藝。A2/O 工藝的基礎上增加缺氧混合液回流,且二沉池外回流污泥回到缺氧池即為傳統(tǒng)的UCT 工藝。這樣在冬季水溫較低的情況下,確保系統(tǒng)達到較好的除磷效果。UCT 工藝流程如圖 1 所示。
(3)多點進水倒置 A2/O。多點進水倒置 A2/O 工藝是對倒置 A2/O 工藝的改進,好氧區(qū)產生的硝酸鹽不再通過外回流系統(tǒng)進入?yún)捬醭?,回流污泥在缺氧池內進行反硝化,去除硝態(tài)氧,再進入?yún)捬醵?,保證了厭氧池的厭氧狀態(tài),強化除磷效果??筛鶕?jù)不同進水水質,不同進水水質,不同季節(jié)情況下,生物脫氮和生物除磷所需碳源的變化,調節(jié)分配至缺氧段和厭氧段的進水比例,反硝化作用及除磷效果均能得到有效的保證,多點進水倒置 A2/O 工藝流程詳見圖 2。
(4)二沉池池型選擇。二沉池大多采用輻流式沉淀池池型。根據(jù)進出水布置方式可以分為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周邊進水中心出水、周邊進水周邊出水等形式;周邊進水輻流式沉淀池是一種沉淀效率較高的池型,其設計表面負荷可明顯提高。項目設計階段可根據(jù)設計規(guī)模及占地造價等靈活選用。
1.4 三級處理工藝
(1)高效沉淀池。生化處理之后的二次沉淀池出水懸浮物濃度為 20 ~ 30mg/L,深度處理單元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去除懸浮物和化學輔助除磷,使 SS < 10。高效沉淀池分為絮凝與沉淀兩個部分,經斜管沉淀后的出水通過池頂集水槽收集排出。部分污泥從沉淀池回流至快混池或絮凝池中心反應筒內,污泥循環(huán)率通常為5 ~ 10%。關鍵參數(shù)如下:
①快混池停留時間 t 一般在 1 ~ 3min 即可。PAC 的投加量與原水類型及參數(shù)有關,一般加藥量在30~ 100mg/L,具體以實驗結果為準。
②絮凝池:進水管內進水與回流污泥進行混合,流速按 1m/s 左右控制。絮凝池停留時間 10 ~ 15min??刂茖Я魍矁攘魉伲?.5 ~ 0.6m/s。一般 PAM 加藥量在 0.5 ~ 1mg/L,配比 0.1%。過流洞至推流區(qū)流速0.03 ~ 0.035m/s。
③斜管區(qū):沉淀區(qū)的表面負荷:斜管區(qū)水平投影單位面積的處理水量 10 ~ 20m3/(㎡·h)。沉淀池清水區(qū)上升流速 5.5 ~ 7mm/s。
(2)反硝化濾池。①曝氣生物濾池。曝氣生物濾池根據(jù)處理程度不同可分為碳氧化、硝化、后置反硝化或前置反硝化等。關鍵參數(shù):a 池體高度宜為 5 ~ 7m。 b曝氣生物濾池宜分別設置反沖洗供氣和曝氣充氧系統(tǒng)。
曝氣裝置可采用單孔膜空氣擴散器或穿孔管曝氣器。曝氣器可設在承托層或濾料層中。c 曝氣生物濾池宜采用濾頭布水布氣系統(tǒng)。反沖洗宜采用氣水聯(lián)合反沖洗,通過長柄濾頭實現(xiàn)。反沖洗空氣強度宜為 10 ~ 15L/(㎡·s),反沖洗水強度不應超過 8L/(㎡·s)。
d 曝氣生物濾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積負荷宜為3 ~ 6kgBOD5/(m³·d),硝化容積負荷(以 NH3-N 計)宜為 0.3 ~ 0.8kg NH3-N/(m³·d),反硝化容積負荷(以NO3-N 計)宜為 0.8 ~ 4.0kg NO3-N/(m³·d)。
0.5噸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