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1噸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級B標準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被廣泛使用,有以下幾大優(yōu)勢: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7大優(yōu)勢
1節(jié)省空間 不占地表面積: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保溫。
2使用壽命長 可達15年以上: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由池子組成,鋼結構,埋深較淺。鋼結構池采用國內shou創(chuàng)的互穿網絡防腐涂料進行防腐。它是一種橡膠網絡與塑料網絡互相貫穿形成互穿網絡聚合物,它能耐酸、堿、鹽、煤油、耐老化、耐沖磨,能防銹。設備一般涂刷該涂料之后,防腐壽命可達15年以上。
3去污效果好 出水水質穩(wěn)定: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它的處理效果優(yōu)于*混合式或二、三級串聯(lián)*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適應性強,耐沖擊性能好,出水水質穩(wěn)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同時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彈性立體填料,它具有實際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掛膜、脫膜方便,在同樣有機負荷條件下,比其它填料對有機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4產污泥量少 90天排一次泥: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由于在AO生物處理工藝中采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池,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段,因此產泥量較少。此外,生物接觸氧化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遠遠低于活性污泥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因此,“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所產生的污泥量較少,一般僅需90天左右排一次泥。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安裝現(xiàn)場
5土壤脫臭設施 脫臭效果好: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配有土壤脫臭設施。其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上部空間設置改良土壤及布氣管。當惡臭成份通過土壤層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進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學反應轉入土壤,zui終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達到脫臭目的。
6不需要專人看管 設備可靠性強: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配套全自動電器控制系統(tǒng)及設備損壞報警系統(tǒng),設備可靠性好,因此平時一般無需專人管理,只需每月或每季度的維護和保養(yǎng)。
7新型吸音材料 噪音低: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除采用了常規(guī)的鼓風機消音措施外(如隔振墊等),還在鼓風機房內壁設置了新型吸音材料,使設備運行時的噪音低于50分貝,減輕了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北極星環(huán)保網訊:在污水處理中,從規(guī)劃設計到運行維護,其間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如在設計計算中拿不準參數該如何選取、污泥齡如何確定,在運行中對于不同水質在工藝選取、異常情況發(fā)生又該作何應對?如果你也遇到過如下困惑,看看有實戰(zhàn)經驗的污師們是如何出招的;同樣如果你是從業(yè)多年的污師,面對環(huán)保菜鳥提出的這15個問題又會如何做講解呢?
問題1:好氧池有污泥回流的時候,二沉池的設計計算中水量是按(1+R)Q還是按Q計算,看到有的按(1+R)Q計算中心導流筒,但池直徑按Q計算的,也有按1+Q計算的,還有按Q計算的。該怎么區(qū)分呢?
回答:正常的進水管道和中心導流筒部位,按照(1+R)Q來計算,池容按照Q計算。
原因:進水的水量是(1+R)Q,這部分水都要經過管道和中心筒,從中心導流筒出來:Q走池表面從出水堰出水,RQ走池底排泥和回流管道不經過池表面,所以用表面負荷計算時只用Q。但是如果采用AO出水上清液作為硝化液回流,那么這個“R內*Q”要計算了。
問題2:硝化反應負荷及反硝化負荷及污泥齡與溫度有無關系,譬如我10℃,取硝化負荷在0.01,是不是說我15或者20-30也可以取這個值還是說要變動一些?污泥齡同樣的道理,是不是說有硝化的時候,在溫度10℃我污泥齡取到50多天,那么溫度到30℃的時候我污泥齡要取高或低?
回答:都有影響,溫度高時負荷可以高一點,污泥齡相應減少了。
問題3:一般有CODb:N,那么這個比值中COD是指什么?是單純的碳含量還是產生COD的有機+無機含量?還是BOD的含量?N是元素含量還是氨氮或有機氮的含量呢?單位是什么?
回答:請注意,CODb的意思是微生物降解的COD,這個COD高于BOD5,具體值很難測量,一般都是根據經驗估算。
無論是“碳氮比”還是“CODcr”中的C,都不是指碳元素,而是指需氧量,是有機物可以消耗DO的量,單位mg/L。
在好氧討論碳氮比時,一般按照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需氧量來計,討論厭氧時,因本身就是范圍值,一般都按照CODcr來計。
N元素:有機氮被分解后形成氨氮,氨氮可以被微生物利用,亞硝酸氮和硝酸氮也可以被利用,轉化略微復雜一些而已,但一些難以分解的N元素就不好講了。所以大多數情況可以用TN來計,特殊的也是根據經驗做一些數據調整。
問題4:反硝化一般要求碳氮比在3-5的范圍,那么這個CN比又是指的是什么?是分子還是元素?是質量比還是摩爾比?
回答:單位上,“C”按照需氧量的單位即mg/L來算,“N”按照各種氮(NH3-N、TKN、TN、NO2-N、NO3-T)的氮元素計,單位按照mg/L來算。因為二者對應的水量是相同的,當然也就可以把濃度比轉化為質量比(這是加藥量計算的方法),沒事可做的時候換成mol比也是打發(fā)時間的好主意。
問題5:污泥齡是如何確定的,如何來控制?究竟是用排泥量確定還是用其他來確定排泥量?
回答:泥齡、F/M等與其說是運行的控制參數,不如說是設計方面的參數,在工藝控制中只是運行參數。實際運行中排泥量通常是根據MLSS值加上經驗值來控制的,在SVI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也可用SV30來參考。
問題6:為何氨氮晚于BOD被氧化?
回答:
(1)底物利用速率與微生物濃度成正比,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自養(yǎng)硝化菌占約5%,異養(yǎng)菌約占30%以上,因此,以COD為能量來源的異養(yǎng)菌在數量上占優(yōu),因此反應速率占優(yōu);
(2)底物濃度很低時,反應速度隨底物濃度的增加而急驟加快,兩者呈正比關系,表現(xiàn)為一級反應。若以生活污水為例,COD假設300mg/L,氨氮30mg/L,因此,在底物濃度角度,COD占優(yōu);
(3)同化作用,如果按細胞干重,微生物細胞中氮含量12.5%,碳含量約有53%,同化作用去除COD和氨氮,可見去除COD量大些,占優(yōu);
(4)氧化產能方面,氨氧化產能242~357kJ/mol,可被亞硝酸菌利用5%~10%,亞硝酸鹽氧化產能64~87kJ/mol,能量利用率5%~10%,葡萄糖的有氧呼吸產能為2872.1kJ/mol,同樣能量利用率下,有機物分解產能占優(yōu),異養(yǎng)菌世代周期遠遠短于自養(yǎng)(異養(yǎng))硝化菌。
總結來看,在BOD值較高(不是C/N比)的情況下,硝化菌獲得氧的能力較差,因此硝化作用較弱,這可以解釋一個現(xiàn)象,即硝化效果不好時,加大回流量可以提高氨氮氧化率;這是因為回流可以稀釋BOD,從而讓硝化菌提前具備硝化能力、延長硝化時間。硝化菌比例高或者菌膠團凝聚硝化菌能力弱的時候,硝化菌會游離于菌膠團外,導致硝化菌的流失。同時,硝化菌還易于附著在填料表面。
問題7:MLSS可用懸浮物的方法測定嗎?
回答:MLSS只是很粗略地表示污泥中微生物量的多少,當然不能用懸浮物的方法測定,因為MLSS包括固定固體和揮發(fā)固體二類,固定固體是無機物,揮發(fā)固體是有機物+微生物,如果用懸浮物的方法測定。一些溶解性的有機物和游離細菌就流失了。
處理量1噸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級B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