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穿孔旋流反應斜管沉淀器工作原理及改進
閱讀:1653 發(fā)布時間:2019-7-6穿孔旋流反應斜管沉淀器作為整個給水系統(tǒng)重要的水處理構筑物,直接影響著水質(zhì)的標準。我國目前常用的穿孔旋流反應沉淀池一般是聯(lián)建的,水流在由絮凝池直接進入沉淀池時擾動較大,絮凝體容易破碎。為此,對確山縣城區(qū)供水工程設計中的改進作了深入探索。
穿孔旋流反應斜管沉淀池的改進確山縣城區(qū)供水工程全部建設規(guī)模為日供水量3萬m㎡,分二期建成,一期建設規(guī)模為1.5萬m2/d,水處理構筑物穿孔旋流反應沉淀池、重力無網(wǎng)濾池清水池分兩期施工,一期各建兩組。穿孔旋流反應池為正方形倒角六室,上下穿孔,總反應時間20min。為了使水流均勻地進入斜管下的配水區(qū),在進行確山縣供水工程設計中作了一些改進。在反應池出口處考慮整流措施,即在出口處增加了一段1.2m的整流段。整流段的流速不大于反應池出口流速,保持在0.15m/s以下。整流段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勻地分布在整個進水截面上,并盡量減少擾動,防止絮凝體破碎。
試驗結果表明:在污水生物處理上,運用斜管沉淀器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①可以縮短曝氣池停留時間,或是提高污水日處理量;或是減少曝氣池的容積,減少基建投資;②對高濃度負荷的進水有較強的抗緩沖能力;③可以減少污泥產(chǎ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