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15立方每天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560 發(fā)布時間:2020-10-415立方每天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
設計原則
1、充分考慮二次污染的防治,設備要求噪聲低,處理站附近區(qū)域無明顯異味,處理設施要有密封措施,盡量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2、系統(tǒng)操作簡單,維護管理方便;
3、處理系統(tǒng)能自動運行,經常性運行費用低,投資??;
4、污泥產生量少,并能保證污泥有可靠的出路;
5、處理設施應具有較大的適應性、應急性、可滿足水質、水量的變化,并考慮突發(fā)事故狀態(tài)的各種應急措施。
工藝設計
1、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 → 格柵 → 調節(jié)池 → 生物接觸氧化池→ 斜管沉淀池 →過濾池→消毒池 → 排放污泥池 → 定期清理外運
2、工藝流程說明
一、凈化:污水經格柵去除較大顆粒和纖維狀雜質后流入調節(jié)池,調節(jié)池內設置預曝氣充氧攪拌,使污水充分地均質均量,并防止淤泥沉積。然后自流入生物接觸氧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手段,通過曝氣機提供氧源,培養(yǎng)好氧菌,附著于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在該裝置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分解,使水質得到凈化。生物接觸氧化池采用聚乙烯半軟性填料為微生物載體,該填料質量輕、比表面積大、不易使生物膜結成球團。布氣采用微孔曝氣頭,該裝置具有氣泡細、布氣均勻、氧利用率高的特點。曝氣機采用日本獨資生產的百事德回轉式風機,具有體積小、噪聲低、供氣量大、可靠耐用等優(yōu)點。
經生物凈化后的污水自流入斜管沉淀池及過濾池。斜管沉淀池兼有物理阻隔和生物吸附的功效,通過斜管表面負荷、有效水深和滑泥斗傾角等設計參數的合理選擇,提高了固液分離的效果。過濾池采用陶粒、焦碳等多種質地、粒徑和高孔隙率的混合濾料,并設多級過濾,*吸附和阻隔溶解性的懸浮雜質。斜管沉淀池和過濾池底部還設有吸泥管道,沉積污泥經自吸污泥回流泵回流至生物氧化池進行好氧消化,往復循環(huán)即確保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活性污泥濃度又減少水池中淤泥沉積。
消毒: 污水消毒殺菌采用次氯酸鈉發(fā)生器現場生產制備消毒劑,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法和沉淀過濾等工藝處理后的污水,有機物和懸浮雜質己基本去除,再通過投加消毒劑去除致病菌即可達標排放
作用原理
生化作用
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轉化及固定作用土壤為細菌、放線菌、真菌、藻類及原生動物等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它們不斷的進行各種代謝活動,維持土壤環(huán)境內以及土壤與其它環(huán)境介質之間的物質循環(huán)。土壤中的有機質及土壤水可以作為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和水分來源。而在一定水力負荷率條件下,土壤可以保持好氧環(huán)境,為好氧微生物生存提供了氧氣來源。在土地處理系統(tǒng)中,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入環(huán)境后,無疑可增大土壤的有機碳來源,導致土壤微生物加速繁殖,使有機質降解同化作用大大加快,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在幾天之內可被去除。在土壤環(huán)境中,微生物不僅通過其異養(yǎng)化過程降解污染物,還可分泌胞外酶等進入周邊環(huán)境,這些胞外酶可以作為催化劑誘導生化反應的發(fā)生。
當然,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超過一定濃度時會對土壤微生物產生不良的毒理反應,導致微生物死亡。因此,在土地處理系統(tǒng)設計過程中必須控制污染物負荷率,保證任何一種單一污染物濃度不超過對微生物引起毒害作用的閥值。在某些情況下,
污染物會引起土壤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下降,一些對污染物毒性敏感的種類將會被淘汰。但那些適合這些污染物的種類將加速生長和繁殖,形成系統(tǒng)中的優(yōu)勢種類。其它一些種類則可經一個時期的適應過程或通過污染物誘導基因組成的變化適應新的環(huán)境。這是一個微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人為脅迫作用下的“ 自然選擇” 過程。經過這個適應過程后微生物降解將達到很高的速率,并對突然的大量污染物質負荷的沖擊具有較強的緩沖能力。
三相分離器
三相分離器是UASB反應器中重要的設備,盡管原理相當簡單,但其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反應器的運行工藝及處理效果。為此,國內外對其性能及設計的研究相對較多,使得三相分離器處于不斷地改進之中,但尚未有比較成熟的方法。主要是加為:(1)三相分離器處的流動狀態(tài)比較復雜,影響三相分離效果的因素眾多,某些重要項目測定比較困難;(2)有些類型的三相分離器在國內外產品;(3)現行工程中掃用的三相分離器的形式較多。三相分離器安裝于反應器的頂部,將反應器分下部的反應區(qū)和上部的沉淀區(qū),其作用則是完成氣、液、固體三相的分離。將附著于顆粒污泥上的氣體分離,并收集反應區(qū)產生的沼氣,通過集氣室排出反應器;使分離區(qū)中的懸浮物沉淀下來,回落于反應區(qū),有效地防止具有生物活性的厭氧污泥的流失,保證反應器中足夠的生物量,降低出水中懸浮物的含量。
在植物生長季節(jié),土壤中植物根系活動非?;钴S。一方面,植物通過根系吸收土壤及廢水中的水分和N、P 等營養(yǎng)元素,作為構造植物體所需物質,一些非植物生長必需物質如金屬離子和部分有機物也可以隨植物體蒸騰拉力被植物吸收并積累。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去除廢水中大量的營養(yǎng)型污染物和部分有機物。另一方面,根際土壤由于土質疏松及植物根系的傳導作用,具有充分的氧氣,同時根系所分泌的酶、氨基酸等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養(yǎng)分,因此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了有利條件。根系分泌物中的酶還可以為廢水中污染物的轉化與固定提供催化機制,加速其降解及固定速率。
設備安裝、調試、維護
安裝:
1、用戶提供安裝方式:地埋或地上,同時按本公司設備平面布置圖及設備基礎圖提供設備基礎(混凝土基礎),要求基礎平均承壓為5000Kg/m2以上。
2、基礎必須水平,相對標高準確,土方施工時,寬度必須距離基礎邊線500 m m以上,便于設備管道安裝。
3、使用吊車將設備就位時,必須弄清各單體的方向和位置,以便正確方便聯(lián)結管道。
4、聯(lián)接完管道后先用清水試壓,確認管道連接不漏水,同時調整沉淀池出水堰板的水平度及出水高度。檢查各電機設備的正反轉。
5、檢查整體設備。確認安裝正確后回填土方,準備調試。
調試:
1、調試污水泵將額定流量的污水提升至設備,開動曝氣系統(tǒng)(調試初期可適當增加曝氣量)每天通過檢查口檢查接觸氧化池內生物生長情況,有條件的用戶可用顯微鏡觀察池內生物種類及大致數量,待填料上附著褐色或黃色生物膜時即可認為生物培養(yǎng)已成功,可以進入正常運行。
2、若原水為工廠有機污水時,可以先用生活污水或人工投入部分生物營養(yǎng)物來培養(yǎng)生物膜再逐漸加入工業(yè)有機污水對生物進行馴化接種。
3、平均氣溫在20℃時,生活污水生物膜培養(yǎng)時間一般需1-2周,工業(yè)有機污水生物膜培養(yǎng)及馴化時間一般需3-4周。
維護:
1、格柵井應定期進行清污,一般每天清理一次,防止格柵污堵。
2、運行過程中每小時進行一次巡回檢查,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
3、正常運行時,應保持污水流量在20m3/h左右,此時初沉池溢流醋槽液位應在鋸齒的中間位置。
4、非異常情況下,不要采用“手動”運行方式,應盡量采用“自動”運行方式。
5、停運后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tǒng),要定期投運風機,防止生物膜死亡。
6、為了使設備更好地使用并保證出水水質穩(wěn)定,必須對設備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yǎng),泵、風機等需定期加注或更換機油,一般情況下,風機運行10000-12000小時需保養(yǎng)一次,潛水泵運行8000-10000小時保養(yǎng)一次。
7、本設備大修周期一般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