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養(yǎng)豬場污水處理設備
1385濰坊4485美亞103
工藝流程簡介
1、排水管網(wǎng)的污水經(jīng)粗格柵和固定細格柵攔截較大的顆粒物和漂浮物后,進入調節(jié)池,再經(jīng)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物接觸氧化池。
2、生物接觸氧化法,在反應器內設置填料,經(jīng)過羅茨風機、微孔嚗氣進行充氧,使廢水與長滿生物膜的填料充分接觸,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廢水得到凈化。其工作原理和優(yōu)點如下:
(一)、原理:生物接觸氧化法在運行初期,少量的細菌附著于填料表面,由于細菌的繁殖逐漸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條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漸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機物憑借擴散作用。為微生物所利用。當生物膜達到一定厚度時,氧已經(jīng)無法向生物膜內層擴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菌、厭氧菌在內層開始繁殖,形成厭氧層,利用死亡的好氧菌為基質,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厭氧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在數(shù)量上開始下降,加上代謝氣體產(chǎn)物的逸出,使內層生物膜大塊脫落。在生物膜已脫落的填料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發(fā)展起來。在接觸氧化池內,由于填料表面積較大,所以生物膜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同時存在的,使去除有機物的能力穩(wěn)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生物膜在池內呈立體結構,對保持穩(wěn)定的處理能力有利。
(二)、優(yōu)點:
(1)體積負荷高,處理時間短,節(jié)約占地面積,生物接觸氧化法的體積負荷高可達3—6kgBOD(),與活性污泥法比較,體積負荷可高5倍。
(2)生物活性高、曝氣管設在填料下,不僅供氧充分。而且對生物膜起到了攪拌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生物膜活性提高。其好氧速率比活性污泥法高1.8倍。
(3)有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一般活性污泥濃度為2—3g/l而接觸氧化池中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單位體積內水中和填料上的微生物濃度可達10—20g/l,由于微生物濃度高,有利于提高容積負荷。
(4)污泥產(chǎn)量低,不需污泥回流,與活性污泥法相比,接觸氧化法的體積負荷高,但污泥產(chǎn)量不僅不高,反而有所降低。由于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脫落和增長可以自動保持平衡,所以不需回流污泥,給管理帶來方便。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適宜住宅小區(qū)、醫(yī)院療養(yǎng)院、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機關、學校、 水產(chǎn)加工廠、牲蓄加工廠、乳品加工廠等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yè)有機廢水,如紡織、啤酒、造紙、制革、食品、化工等行業(yè)的有機污水處理,主要目的是將生活污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yè)有機廢水處理后達到回用水質要求,使廢水處理后資源化利用。
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工藝流程圖:
進水→格柵井→調節(jié)池→水解酸化池→氣浮池→一級接觸氧化池→二級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清水池→達標排放
(1) 格柵
格柵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或篩網(wǎng)組成,安裝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進口處或污水處理廠的端部,用以截流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以便減輕后續(xù)處理構筑物的處理負荷,并使之正常運行。
篩除是分離肉類加工廢水中較粗的分散性懸浮固體使用廣泛的方法,本工藝的設計中采用中格柵,主要用于攔截較粗的懸浮物固體,柵條間距為20mm。柵條20根。
(2) 調節(jié)池
調節(jié)池的木的是削弱水質水量波動對廢水處理工藝的影響,利于或保證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保證穩(wěn)定的處理效果。從工業(yè)企業(yè)排出的廢水,其水量和水質都是隨時間變化的,為了保證后續(xù)處理構筑物或設備的正常運行,需對廢水的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jié)。
(3) 初沉池
初沉池的處理對象是懸浮物質,同時可以去除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筑物的運行條件并降低其BOD5負荷。沉淀池按池內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平流式沉淀池、輻流式沉淀池和豎流式沉淀池。 (4)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工作原
氣浮機是氣浮的一種,它利用水在不同壓力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對全部或部分待處理(或處理后)的水進行加壓并加氣,增加水的空氣溶解量,通入加過混凝劑的水中,在常壓情況下釋放,空氣析出形成小氣泡,粘附在雜質絮粒上,造成絮粒整體密度小于水而上升,從而使固液分離。
(5)AO生物處理工藝
其中工作原理是在*,由于污水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tài),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xù)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再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及較高NH3-N存在。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下于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在O級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在O級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自養(yǎng)型細菌(硝化菌)利用有機物分解產(chǎn)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yǎng)源,將污水中的NH3-N轉化成 NO-2-N、NO-3-N,O級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池,為*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
養(yǎng)豬場污水處理設備產(chǎn)品特點
1、 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yōu)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lián)*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 質穩(wěn)定,不會產(chǎn)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2、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chǎn)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3、該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采用常規(guī)高空排氣。
4、整個設備處理系統(tǒng)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tǒng)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tǒng),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
設備主要參數(shù):
為了實現(xiàn)低造價、低能耗、低運行成本和高去除率的目標 ,本工程除了固液分離和噴淋好氧裝置設有小功率污水泵外 ,其余部分均建于地下 ,利用水力落差自流進水、自流出水。厭氧、缺氧、好氧三級生物處理合理組合,主要技術參數(shù)為 :
( 1 )集水池 :25m,停留時間 1 2小時 ,地下。
( 2 )水力篩網(wǎng) 4.8m 不銹鋼篩板 ,地面。
( 3 )沉砂隔油池 :4m,半地面。
( 4 )厭氧消化池 :100m,停留時間 4天 ,地下。厭氧濾池 :50m,停留時間 2天 ,地下。
( 5 )中間水池 :5m,停留時間 5小時 ,地下。
( 6 )缺氧池 :100m,停留時間 4天 ,地下。
( 7 )噴淋好氧池 :25m,停留時間 1 2小時 ,地面。
( 8 )出水和生物凈化池 :300m,停留 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