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反滲透EDI超純水設備運行過程中電阻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閱讀:24 發(fā)布時間:2025-1-15EDI超純水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電阻率下降的原因與進水水質、壓力、流量、電壓以及進水水質污染有關。
1.反滲透設備產生的不合格水(包括電導率、硬度、可變金屬等)
如果原水含鹽量高,建議使用雙極RO反滲透設備作為預處理設備,其電導率保持在1~3μS/cm;進水中的CO2含量較高,建議使用脫氣膜或脫氣塔去除CO2。pH值與中性值偏差太大,因此采用pH值調整,使EDI進水的pH值為7-8。在與空氣接觸的過程中,溶解在高純水中的二氧化碳導致電導率增加。因此,應在在線封閉條件下測試高純水的電導率。
2.EDI系統(tǒng)電流控制存在的問題
隨著工作電流的增加,水質不斷改善。然而,如果電流在達到高點后增加,由于水電離產生的過量H+和OH-離子,除了用于樹脂再生外,大量多余的離子充當載流離子來導電。同時,由于移動過程中大量載流離子的積聚和堵塞,或發(fā)生反擴散,水的質量降低。
3.PH值變化
EDI系統(tǒng)進水CO2含量高。如果CO2含量大于10ppm,EDI系統(tǒng)無法制備高純水。
4.鐵污染
EDI系統(tǒng)運行中的鐵污染是其產水阻力逐漸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在原水和預處理系統(tǒng)中使用普通鋼管而不進行內部防腐處理,則系統(tǒng)中的鐵含量會增加。
5.有機污染
反滲透edi純水設備進水中的有機膠體受到污染,反滲透只能去除相對分子量大于200的有機膠體,如果分子量小于200,則進入edi系統(tǒng)。這部分低分子量物質被模塊中的陰離子和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在框架的網格上以及陰離子和陽離子膜的表面上,從而導致EDI性能和采出水電阻率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