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開啟鉆探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遼中水源熱泵技術更新
擺脫集體供暖的局限性?實現自主供暖?節(jié)約供暖成本?無論家庭用的還是商業(yè)用的大家都想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實現這個愿望,誰幫您實現呢?開啟鉆探與鈺鑫空調幫您一同實現吧,我們的施工項目有地源熱泵,水源熱泵,*空調,空氣源熱泵,任您選擇,我們有專業(yè)的團隊幫您計算您的使用成本,時刻從您的角度出發(fā),做您的供暖管家!??!
山東開啟鉆探設備有公司歡迎您進入我們展區(qū)參觀我們的設備
分類
1、利用地下水形式
說明:就是通常所說的深井回灌式水源熱泵系統(tǒng)。通過建造抽水井群將地下水抽出,通過二次換熱或直接送至水源熱泵機組,經提取熱量或釋放熱量后,由回灌井群灌回地下。無論是深井水,還是地下熱水都是熱泵的良好的低位熱源。地下水位于較深的地方,由于地層的隔熱作用,其溫度隨季節(jié)氣溫的波動很小,特別是深井水的水溫常年基本不變,對熱泵的運行十分有利。通常系統(tǒng)包括帶潛水泵的取水井和回灌井。
2、利用地表水形式
說明:由浸泡在水面以下的、多重并聯的塑料管組成的整體,做為地下水熱交換器,它們被連接到建筑物中,并且在北方地區(qū)需要進行防凍處理。利用包括江水、河水、湖水、水庫水以及海水作為熱泵冷熱源。
3、垂直地埋管形式
說明:以U形管狀垂直安裝在豎井之中。通過中間介質(通常為水或者是加入防凍劑的水)作為熱載體,使中間介質在土壤耦合地熱交換器的封閉環(huán)路中循環(huán)流動,從而實現與大地土壤進行熱交換的目的。
4、水平地埋管形式
說明:以U形管狀水平安裝在地表挖的溝渠之中。通過中間介質(通常為水或者是加入防凍劑的水)作為熱載體,使中間介質在土壤耦合地熱交換器的封閉環(huán)路中循環(huán)流動,從而實現與大地土壤進行熱交換的目的。
海水水源熱泵
機組簡介
蒸發(fā)器為滿液式結構,冷凝器和蒸發(fā)器均采用特殊防腐材料制造, 其利用海水(或地下腐蝕性較強水質)常年溫度保持在恒定范圍(7 ℃ -25 ℃)的特點,以 海水(或地下)為主要能源,電能為輔助能源,通過*的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將大海中(地下)取之不盡,但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能開發(fā)利用,成為可利用的高位能(冬季從海水/地下 吸收熱量,夏季向海水/地下中放出熱量,再由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向建筑物供冷供熱),可同時滿足冬季供暖、夏季制冷以及生活用水的需要。該系統(tǒng)和常規(guī)的供熱空調系統(tǒng)相比大約節(jié)能50% ,是一種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節(jié)能、健康、環(huán)保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空調系統(tǒng)。(注:上述地下水指不能被用做生活用,不能飲用的帶有一定腐蝕性的地下水源,比如山東北部地區(qū)以及各沿海部分地區(qū)的地下水源都如此,此地區(qū)若采用打井方式安裝水源熱泵,也必須采用海水式機組。)
兩器說明
海水機組不但要具備*的系統(tǒng)設計,而且更好具備換熱器經久耐用的特性,除機房以外的一系列防護措施外,機組內部的冷凝器和蒸發(fā)器是海水機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器的耐腐蝕性和良好的換熱性,決定著整套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機組的使用壽命。
1、海水冷凝器
采用橫置殼管式冷凝器,熱交換管為外螺紋合金管,冷凝器兩端蓋為可拆式,可拆下端蓋清洗銅管,冷凝器筒身上裝有安全閥,保證制冷系統(tǒng)安全工作。
2、滿液式海水蒸發(fā)器
滿液式蒸發(fā)器,熱交換管采用外螺紋合金管,提高機組的換熱面積,兩端蓋為可拆式,可拆下端蓋清洗銅管,蒸發(fā)器外表貼附進口保溫材料,避免冷量損失。
水源熱泵*空調水系統(tǒng)中存在的問題
1.由于水源熱泵機組采用地下水來作為外循環(huán)水,地下水含有一定量的泥沙和懸浮物,使其在進入設備時會對機組、管、閥造成一定的損傷,含沙量高和渾濁度高的地下水,若在使用過程中未處理,則回灌時會造成含水層堵塞,使回水量逐漸降低。
2.地下水還含有不同的離子、分子、化合物和氣體,是地下水具有酸堿度、硬度和腐蝕性等化學性質,會對機組材質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冬季制熱情況下,水溫常常在50℃以上,水中的鈣、鎂離子容易析出結垢,影響換熱結果
地源熱泵*空調之水處理方案
如果水源的水質不適于地源熱泵使用時,可以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進行水質處理,使其符合機組要求。在水源系統(tǒng)中經常使用的水處理技術有以下幾種:
1.當水源水中含啥量較高時,可在水源水管路系統(tǒng)中加裝旋流除砂器降低水中含砂量,避免機組和管閥遭受磨損和堵塞
2.有些水源渾濁度較大,當水質處理不當,回灌時會造成含水層堵塞,回灌水量逐漸降低,影響供水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壽命??梢园惭b“全程處理器”解決系統(tǒng)中的水質問題。
地源空調系統(tǒng)的社會效益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冬冷夏熱,夏天大量地使用風冷空調,造成某些大城市供電緊張,形成電荒,為了確保不會造成斷電等問題出現,有些城市夏天限制用電量。另外,因為部分地區(qū)沒有暖氣供應,冬天使用電爐取暖,造成電力供應緊張。因此,冬天供暖價格的上調使供暖的運行費用有所提高,再加上供暖造成的污染嚴重,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采用一些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產品。
地源熱泵機組制冷、供暖所需能量3/4左右來自地下,另外1/4左右來自電力輸入,從而減少一次性的礦物能源消耗;不向室外排冷、熱風,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對環(huán)境非常友好。
地源熱泵空調是一種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節(jié)能、環(huán)保型的工程系統(tǒng)。冬季向建筑物供熱,夏季又可供冷。可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中,如商業(yè)樓宇、公共建筑、住宅公寓、學校、醫(yī)院等。隨著21現在,我國對建筑節(jié)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減少我國冬季采暖和夏季供冷所造成的大氣污染,降低供暖空調系統(tǒng)的能耗、節(jié)約能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特別是近幾年來,大中城市為改善大氣環(huán)境,大力推廣使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不僅要滿足冬季采暖的要求,而且需要夏季空調降溫,地源熱泵技術提供了這一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
地源熱泵豎直地埋管換熱器的熱平衡問題及解決方案
地源熱泵是以大地為熱源對建筑進行供熱或制 冷的技術。作為一項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建筑節(jié)能技術正在 逐步走向成熟,它有著空氣源熱泵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只會引起土壤溫度的變化,而不 會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的沉降,也不存在地下水 污染和回灌不*等問題。是一種對環(huán)境比較安全的 取、放熱方式。 地源熱泵系統(tǒng)中的地埋管換熱器分為水平地埋管換熱器和豎直地埋管換熱器,水平地埋管換熱器通 常距離地面 1~2 m,由于埋深較淺,可以和地面進行 充分的熱交換,因此,不存在地下土壤的熱平衡問題。 豎直埋管換熱器通常埋深在 30~100 m 之間,其熱交 換對象是深層土壤,而深層土壤又不可能與地表環(huán)境 進行充分的熱交換,就容易使得土壤出現取、放熱的 不平衡。
1 、地下土壤熱失衡的原因
冬季通過熱泵提取地下的低位熱能給建筑物供 暖,同時,地下埋管周圍的溫度降低;夏季通過熱泵把 建筑物中的熱量傳輸給大地,對建筑物降溫,同時,地 下埋管周圍的溫度升高。顯然,這種溫度的升高或降 低,對當年采暖(或空調)季的地埋管換熱器的傳熱性 能有一定影響。如果在 1 年中冬季從地埋管換熱器中 抽取的熱量與夏季向地埋管換熱器輸入的熱量平衡, 則地埋管換熱器在數年的長時間運行后,地下的年平 均溫度沒有變化,對地埋管換熱器的性能沒有影響。 在夏熱冬冷地區(qū),供冷和供暖的天數相差無幾, 冷熱負荷基本相等,因此,垂直地埋管地源熱泵的使用區(qū)域是夏熱冬冷和冬夏冷熱負荷相當的地區(qū)。 在寒冷地區(qū)由于其冬季熱負荷大于夏季冷負荷,造成 熱泵從地下土壤的吸熱量大于夏季向土壤的排熱量, 致使土壤溫度逐漸降低、設備耗功率上升、供熱性能 系數 COP 降低,一般情況下,土壤溫度降低 1 ℃,會 使制取同樣熱量的能耗增加 3%~4%。同理,對于南 方地區(qū),由于夏季空調冷負荷大于冬季熱負荷,可能 造成地下土壤的溫度升高 ,進而致使機組的冷凝溫 度提高、制冷量減少、設備耗功率上升。因此,維持垂 直埋管地源熱泵地下換熱系統(tǒng)的吸、放熱平衡是熱泵 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可靠保證。
2、利用太陽能的可行性
在嚴寒地區(qū)和寒冷地區(qū),垂直地埋管熱泵的地下 換熱系統(tǒng)冬季向土壤吸收的熱量遠大于夏季向土壤 的排放熱量。此時,為了使土壤能夠維持熱平衡狀態(tài)、 保證熱泵的運行效率,就需要增設一個向系統(tǒng)提供熱 量的輔助熱源。太陽能作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的綠色環(huán)保能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利 用太陽能的技術趨于成熟,從而使其應用于建筑物的 采暖制冷系統(tǒng)中成為可能。另外,太陽能利用比較靈活,規(guī)模可大可小,在日照條件好的情況下,以太陽輻 射熱作為蒸發(fā)器熱源的熱泵系統(tǒng)可以獲得比空氣源 熱泵更高的蒸發(fā)溫度,其系統(tǒng)的能效比(COP)可達到 4 以上??梢姡蕴柲茏鳛榈卦礋岜玫妮o助熱源土壤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的設計方法
1、土壤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的組成
主要由地源熱泵空調機組、土壤源熱泵換熱器、循環(huán)水泵、末端裝置、管路系統(tǒng)及相關附件組成。
2、土壤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土壤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就是在地下埋設管道作為換熱器,管道與熱泵機組連接形成閉式環(huán)路,管道中有液體流動通過循環(huán)將熱泵機組的凝結熱通過管道散入地下(供冷工況),或從大地吸取熱量供給熱泵機組向建筑物供熱(供熱工況)。土壤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設計的主要部分為土壤源熱泵換熱器的設計,故下文就以換熱器的設計進行展開。
3、豎直埋管換熱器型式及設計要點
⑴、豎直埋管換熱器型式
土壤源熱泵換熱器有多種型式,按埋管方式分水平埋管、豎直埋管、螺旋埋管等。這三種埋管型式各有自身的特點和應用環(huán)境。在國內采用豎直埋管更顯示出其*性:節(jié)約用地面積,換熱性能好,可安裝在建筑物基礎、道路、地、廣場、操場等下面而不影響上部的使用功能,甚至可在建筑物樁基中設置埋管,見縫插針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面積。地下熱交換器中流體流動的回路形式有串聯和并聯兩種,串統(tǒng)管徑較大,管道費用較高,并且長度壓降特性限制了系統(tǒng)能力。并統(tǒng)管徑較小,管道費用較低,且常常布置成同程式,當每個并聯環(huán)路之間流量平衡時,其換熱量相同,其壓降特性有利于提高系統(tǒng)能力。因此,實際工程一般都采用并聯同程式。結合上文,即常采用U型管并聯同程的熱交換器型式。zui常用的豎直埋管換熱器型式就是由垂直埋入地下的U型管并聯同程的熱交換器型式。
⑵、豎直埋管深度
豎直埋管可深可淺,須根據當地地質條件而定,如20m、30m ……直到200m以下。確定深度應綜合考慮占地面積、鉆孔設備、鉆孔成本和工程規(guī)模,熱傳導效果等。例如天津地區(qū)地表土壤層很厚,鉆孔費用相對便宜,宜采用較深的豎直埋管,因深埋管的成本低、換熱性能好、并可節(jié)約用地。但據相關研究表明:U型管的換熱主要是在進水支管內完成的,隨著鉆孔深度的增加,出水支管引起的溫升降低,支管間的熱短路加劇。因此在滿足工作功率的前提下,縮短鉆孔深度不但能降低成本,還可以減少熱短路的影響。因此建議鉆孔深度不超過150米為宜。
⑶、豎直埋管材料
一般來講,一旦將換熱器埋入地下后,基本不可能進行維修或更換,這就要求保證埋入地下管材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并且耐腐蝕。常規(guī)空調系統(tǒng)中使用的金屬管材在這方面存在嚴重不足,而塑料管具有耐腐蝕、易加工、傳熱性能可滿足換熱要求、價格便宜等優(yōu)點。由于需要埋入地下的管道的數量較多,故應該優(yōu)先考慮使用價格較低的管材。所以土壤源熱泵系統(tǒng)中一般采用塑料管材。目前zui常用的是聚乙烯(PE)和聚丁烯(PB)管材,它們可以彎曲或熱熔形成更牢固的形狀,可以保證使用50年以上;而PVC管材由于不易彎曲,接頭處耐壓能力差,容易導致泄漏,因此,不推薦用于地下埋管系統(tǒng)。
⑷、確定管徑
在實際工程中確定管徑必須滿足兩個要求:
①、管道要大到足夠保持zui小輸送功率;
②、管道要小到足夠使管道內保持紊流以保證流體與管道內壁之間的傳熱。
顯然,上述兩個要求相互矛盾,需要綜合考慮。一般并聯環(huán)路用小管徑,集管用大管徑,地下熱交換器埋管常用管徑有20mm、25mm、32mm、40mm、50mm,管內流速控制在1.22m/s以下,對更大管徑的管道,管內流速控制在2.44m/s以下。
⑸、豎直埋管換熱器鉆孔孔徑及回填材料
豎直埋管換熱器的形成是從地面向下鉆孔達到預計深度,將制作好的U型管下入孔中,然后在孔中回填不同材料。在接近地表層處用水平集水管、分水管將所有U型管并聯構成地下換熱器。根據地質結構不同,鉆孔孔徑可以是Ф100、Ф150、Ф200或Ф300,某些地區(qū)地表土壤層厚,為了鉆孔、下管方便多采用大孔徑?;靥畈牧峡梢赃x用澆鑄混凝土、回填沙石散料或回填土壤等。材料選擇要兼顧工程造價、傳熱性能、施工方便等因素。從實際測試比較澆鑄混凝土換熱性能,但造價高、施工難度大,但可結合建筑物樁基一起施工?;靥钌呈蛩槭瘬Q熱效果比較好,而且施工容易、造價低,可廣泛采用。
5、豎直埋管換熱器的設計
⑴、選擇熱交換器形式 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熱交換器形式有水平(臥式)或垂直(立式)兩種形式,具體選擇那種形式應根據實際現場條件如場地大小、地質條件等綜合考慮。
在現場勘測結果的基礎上,考慮現場可用地表面積、當地土壤類型以及鉆孔費用,確定熱交換器采用垂直豎井布置或水平布置方式。盡管水平布置通常是淺層埋管,可采用人工挖掘,初投資一般會便宜些,但它的換熱性能比豎埋管小很多,并且往往受可利用土地面積的限制,所以在實際工程中,一般采用垂直埋管布置方式。
根據埋管方式不同,垂直埋管大致有3種形式:①U型管②套管型③單管型。套管型的內、外管中流體熱交換時存在熱損失。單管型的使用范圍受水文地質條件的限制。U型管應用zui多,管徑一般在50mm以下,埋管越深,換熱性能越好:zui深的U型管埋深已達180m。U型管的典型環(huán)路有3種,其中使用zui普遍的是每個豎井中布置單U型管。然后對計算結果進行圓整,若計算結果偏大,可以增加豎井深度,但不能太深,否則鉆孔和安裝成本大大增加。相關研究表明:U型管的換熱主要是在進水支管內完成的,隨著鉆孔深度的增加,出水支管引起的溫升降低,支管間的熱短路加劇。因此在滿足工作功率的前提下,縮短鉆孔深度不但能降低成本,還可以減少熱短路的影響。
⑵、豎直埋管總長度、井間距以及豎直埋管布置形式
主要是以所選擇機組的總負荷,依據地質特性參考每米深度的熱含量來確定總的打井深度(管長)。結合工程場地可一字型布置、L型布置或矩陣型布置均可,根據測試結果分析,U型豎直埋管間距以4.5—6m為宜。關于豎井間距有資料指出:U型管豎井的水平間距一般為4.5m,也有實例中提到DN25的U型管,其豎井水平間距為6m,而DN20的U型管,其豎井水平間距為3m。
⑶、確定豎直埋管水流速度
豎直埋管中如提高水流速度則換熱量可適當增加,但增加量不與流速提高量成比例。豎直埋管中水流應為紊流狀態(tài),流速太快會增加循環(huán)水泵能量消耗,流速取1m/s左右為宜。<⑷、計算管道壓力損失
在同程系統(tǒng)中,選擇壓力損失zui大的熱泵機組所在環(huán)路作為zui不利環(huán)路進行阻力計算。可采用當量長度法,將局部阻力件轉換成當量長度,和管道實際長度相加得到各不同管徑管段的總當量長度,再乘以不同流量、不同管徑管段每100m管道的壓降,將所有管段壓降相加,得出總阻力。
⑸、確定水泵型號
根據上述計算zui不利環(huán)路所得的管道壓力損失,再加上熱泵機組、平衡閥和其他設備元件的壓力損失,確定水泵的揚程,需考慮一定的安全裕量。根據系統(tǒng)總流量和水泵揚程,選擇滿足要求的水泵型號及臺數。
6、地埋系統(tǒng)綜述
1、確定地源系統(tǒng)方案,并對打井、埋管等進行計算,確保冬夏負荷平衡,使機組在工況下運行。
2、永遠不要拿用戶做試驗
3、地源負荷設計時,可以按總負荷的70%選取,前提是*行土壤熱交換率測試,同時保留適當余量,同時要能保證90%的運行時間窗體頂端
4、地下系統(tǒng)經過幾年運行后,土壤周邊溫度回有所上升,必須加以考慮。正常情況下每10年溫度提高1.5℃。
5、室外井口必須事先設立相對于建筑物的坐標點,施工完成后畫成地圖,以便日后檢修。
6、室外埋管必須是同程式設計。垂直埋管管徑為DN32,每組zui多16對,合并總管zui大為。DN63。
7、垂直管埋好后,井孔必須填滿??梢杂密浌懿宓骄祝嗳爰毶?、泥土和適量水泥的混合物。沙的比例不要太高;
8、垂直埋管時,同一井內U型管間距不于強調,>20mm即可。而井間距離至少在4m以上,一般設5~6m;
9、垂直井在下管前,管內注滿水,用100kg重物,底部焊一鋼制叉形物,騎在U型管底部,可以加快下管速度;
10、管道埋設前必須試壓,埋好后第二次試壓,與水平管連接后第三次試壓,與集分水器連接后第四次試壓,與整個系統(tǒng)連接后,第五次試壓;
11、垂直埋管地源負荷:40~50w/m井深,雙U形管一般能提高6%的換熱效率;池塘或河道埋管:40w/m管材;靜止狀態(tài)時制熱1kw需15 m2水面面積,單冷1kw約需7.5m2水面面積;
12、防凍液可以用甲醇和乙醇混和物,先兌水后用防爆泵加入系統(tǒng)。 此方案與吸收地下水的不同點在于,水源熱泵是吸收地下水的能量,而地埋管是吸收地下土壤的能量,同樣都可以達到制熱的效果。
一、缺點
1、采用地埋管形式的,打井數量眾多,遠大于水源形式的打井數量,所以其工程量也遠遠大于使用水源形式的。
2、因為打井數量多,所以需要一大片理想的打井空地。
3、地埋管形式的熱吸收效果要低于水源形式。
二、優(yōu)點
1、整個地下部分的使用壽命都要大于水源井的使用壽命。
2、不占用地下水資源,不會由于地下水的回灌問題而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