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子科生物報道:在一項新的全基因組相關性研究中,一個科研團隊對6.1萬人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在其遺傳代碼中找到了42個與肝功能有關的區(qū)域,其中32個區(qū)域是得到確認。研究人員同時在這些區(qū)域“揪出”了69個與肝功能有關的基因,有望為肝病患者找到新療法。研究發(fā)表在《自然·遺傳學》雜志上。
研究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科研團隊進行。這項工作能讓科學家們更好、更地獲悉導致肝臟不再正常運轉(zhuǎn)的原因并以此研發(fā)出新療法,改進肝病患者的肝臟功能并幫助預防肝損傷。
肝臟是身體內(nèi)以代謝功能為主的器官,是身體內(nèi)大的器官。肝臟可以處理數(shù)百個不同的任務,包括制造蛋白質(zhì)和凝血因子;幫助消化、釋放能量、去氧化、儲存肝糖等。據(jù)英國肝臟基金會估計,英國有200多萬人的肝臟存在問題。
科學家們通過查看志愿者血液中肝臟酶的濃度來評價他們的肝臟功能。肝臟受損的人血液中這種酶的濃度很高,其會增大人們罹患肝硬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
終,他們在遺傳代碼上找到了42個與肝功能有關的區(qū)域,并確認了69個相關的基因。其中有些基因是科學家們的“老相識”,科學家們已經(jīng)知道這些基因同炎癥、免疫系統(tǒng)、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等身體的其他功能有關。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帝國理工學院公共健康學院的約翰·錢伯斯表示:“肝臟作為身體的中樞,擁有豐富多樣的功能且同多種身體狀況有關。新研究能讓科學家進一步理解不同基因在保持肝臟正常運轉(zhuǎn)方面的作用,讓我們盡快找到藥物預防肝功能失調(diào)。”
該研究的作者、帝國理工學院國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杰斯帕爾·科勒教授表示:“這個性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有關基因如何調(diào)控肝臟的新知識。我們對那些迄今還了解其作用的基因尤其感興趣。未來,對這些基因進行進一步研究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肝臟為何會停止正常運轉(zhuǎn)并找到解決辦法。”
帝國理工學院公共健康學院的鮑爾·艾略特教授表示:“研究成果為肝臟領域的研究開辟了多條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