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chǎn)品關鍵字:
郵編:310012
聯(lián)系人:采購部
留言:在線留言
商鋪:http://www.hg1112.cn/st36549/
SBR工藝總結(jié)
點擊次數(shù):600 發(fā)布時間:2011-11-4
一個周期所需時間tC≥tR﹢tS﹢tD
周期數(shù) n﹦24/tC
2、反應池容積的計算
假設每個系列的污水量為q,則在每個周期進入各反應池的污水量為q/n·N。各反應池的容積為:
V:各反應池的容量
1/m:排出比
n:周期數(shù)(周期/d)
N:每一系列的反應池數(shù)量
q:每一系列的污水進水量(設計zui大日污水量)(m3/d)
3、曝氣系統(tǒng)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曝氣裝置的能力應是在規(guī)定的曝氣時間內(nèi)能供給的需氧量,在設計中,高負荷運行時每單位進水BOD為0.5~1.5kgO2/kgBOD,低負荷運行時為1.5~2.5kgO2/kgBOD。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由于在同一反應池內(nèi)進行活性污泥的曝氣和沉淀,曝氣裝置必須是不易堵塞的,同時考慮反應池的攪拌性能。常用的曝氣系統(tǒng)有氣液混合噴射式、機械攪拌式、穿孔曝氣管、微孔曝氣器,一般選射流曝氣,因其在不曝氣時尚有混合作用,同時避免堵塞。
4、排水系統(tǒng)
⑴上清液排除出裝置應能在設定的排水時間內(nèi),活性污泥不發(fā)生上浮的情況下排出上清液,排出方式有重力排出和水泵排出。
⑵為預防上清液排出裝置的故障,應設置事故用排水裝置。
?、窃谏锨逡号懦鲅b置中,應設有防浮渣流出的機構(gòu)。
序批式活性污泥的排出裝置在沉淀排水期,應排出與活性污泥分離的上清液,并且具備以下的特征:
1) 應能既不擾動沉淀的污泥,又不會使污泥上浮,按規(guī)定的流量排出上清液。(定量排水)
2) 為獲得分離后清澄的處理水,集水機構(gòu)應盡量靠近水面,并可隨上清液排出后的水位變化而進行排水。(追隨水位的性能)
3) 排水及停止排水的動作應平穩(wěn)進行,動作準確,持久可靠。(可靠性)
排水裝置的結(jié)構(gòu)形式,根據(jù)升降的方式的不同,有浮子式、機械式和不作升降的固定式。
5、排泥設備
設計污泥干固體量=設計污水量×設計進水SS濃度×污泥產(chǎn)率/1000
在高負荷運行(0.1~0.4 kg-BOD/kg-ss·d)時污泥產(chǎn)量以每流入1 kgSS產(chǎn)生1 kg計算,在低負荷運行(0.03~0.1 kg-BOD/kg-ss·d)時以每流入1 kgSS產(chǎn)生0.75 kg計算。
在反應池中設置簡易的污泥濃縮槽,能夠獲得2~3%的濃縮污泥。由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不設初沉池,易流入較多的雜物,污泥泵應采用不易堵塞的泵型。
SBR設計主要參數(shù)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設計參數(shù),必須考慮處理廠的地域特性和設計條件(用地面積、維護管理、處理水質(zhì)指標等)適當?shù)拇_定。
用于設施設計的設計參數(shù)應以下值為準:
項 目 參 數(shù)
BOD-SS負荷(kg-BOD/kg-ss·d) 0.03~0.4
MLSS(mg/l) 1500~5000
排出比(1/m) 1/2~1/6
安全高度ε(cm)(活性污泥界面以上的zui小水深) 50以上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根據(jù)有機負荷的不同而從低負荷(相當于氧化溝法)到高負荷(相當于標準活性污泥法)的范圍內(nèi)都可以運行的方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BOD-SS負荷,由于將曝氣時間作為反應時間來考慮,定義公式如下:
QS:污水進水量(m3/d)
CS:進水的平均BOD5(mg/l)
CA:曝氣池內(nèi)混合液平均MLSS濃度(mg/l)
V:曝氣池容積
e:曝氣時間比 e=n·TA/24
n:周期數(shù) TA:一個周期的曝氣時間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負荷條件是根據(jù)每個周期內(nèi),反應池容積對污水進水量之比和每日的周期數(shù)來決定,此外,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因池內(nèi)容易保持較好的MLSS濃度,所以通過MLSS濃度的變化,也可調(diào)節(jié)有機物負荷。進一步說,由于曝氣時間容易調(diào)節(jié),故通過改變曝氣時間,也可調(diào)節(jié)有機物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