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2工藝流程介紹
A2/O2工藝典型流程
A2/O2主體工藝由厭氧池(A1)、缺氧池(A2)、好氧池(O1)、好氧池(O2)組成,前后輔以物化處理,能夠獲得良好的焦化廢水處理效果。下面將對組成A2/O2工藝的各個工段的原理及作用分別說明。
厭氧池A1的作用及原理
厭氧反應通過三個階段來完成:水解酸化階段、產(chǎn)氫產(chǎn)乙酸階段和產(chǎn)甲烷階段。通過厭氧反應能夠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有機物,將結構復雜的有機物轉化為結構簡單的有機物,為參加下一階段降解過程的微生物提供適宜的基質。
通常在A/O工藝中,不設置厭氧段,缺氧段可以對大部分有機物進行水解酸化作用。但廢水中含有雜環(huán)化合物和稠環(huán)芳烴,這些物質結構復雜,難于好氧降解的特點,在水解酸化階段不能充分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必須設置一個嚴格的厭氧段才能較*的改善廢水的COD組成與結構。A2/O2工藝中厭氧池A1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嚴格的厭氧過程破壞這些難降解有機物的結構,生成能降解和易降解產(chǎn)物,以利于被后續(xù)處理中的細菌所利用,即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
好氧池O1的作用及原理
好氧池O1的作用是將進水中的NH3-N在有氧狀態(tài)下亞硝化為,生成的,回流到缺氧池A2,進行反硝化脫氮。
整個好氧池都控制在亞硝化階段可以減少對氧的需求量,降低能耗及運行成本;宜于富集微生物,提高負荷。原理如下:
?、?需氧量降低
從工藝流程圖可以看出,氨氮在硝化過程中先氧化為亞硝酸氮,再由亞硝酸氮氧化為硝酸氮。式(3-1)及式(3-2)則表明了這兩個階段的需氧量分別為:亞硝化階段為1.5gO2/gNH3-N→NO2--N,消化階段為0.5gO/g NO2--N→NO3--N。因此,如果硝化過程僅運行在亞硝化段,在相同的硝化率下能夠節(jié)省0.5gO2/gNH3-N。節(jié)省供氧量也就意味著能耗的降低。
?、?微生物相對易于富集
研究表明,亞硝酸鹽硝化細菌和硝酸鹽硝化細菌的產(chǎn)率系數(shù)均很低,很難在硝化池內維持較高的濃度,只能運行在低負荷下。比較而言,亞硝酸鹽硝化細菌的產(chǎn)率系數(shù)高于硝酸鹽硝化細菌,二者的比值約為1.67。因此,控制硝化過程運行在亞硝酸鹽硝化階段,能夠提高硝化細菌的濃度,提高反應器負荷。
?、?微生物生長環(huán)境條件
研究表明,亞硝酸鹽硝化細菌和硝酸鹽硝化細菌有各自的生長環(huán)境,亞硝酸鹽細菌在pH為7.0~7.8時活性,硝酸鹽細菌在pH為7.7~8.1時活性。通過控制反硝化池的pH,可以抑制硝酸鹽細菌,使亞硝酸鹽細菌成為反硝化過程的優(yōu)勢菌種。
缺氧池A2的作用及原理
缺氧池A2的作用在于培養(yǎng)并富集能夠在缺氧狀態(tài)下將由好氧池O1回流的直接還原為N2的亞硝酸鹽反硝化細菌。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均為好氧自養(yǎng)微生物,因此硝化過程中不會消耗有機碳源,但反硝化細菌是兼性異養(yǎng)菌,反硝化過程中需要有機碳源(也可以說是COD或者BOD)。缺氧池A2置于好氧池O1之前,可以有效利用經(jīng)過厭氧池A1改善了可生化性的進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根據(jù)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的研究,亞硝酸氮反硝化過程中對有機碳源的需要量低于硝酸氮,二者的比值約為0.60。可以減少或者無需外加碳源。
廢水的COD/NH3-N值相對較低,如果脫氮過程經(jīng)歷亞硝酸鹽反硝化、硝酸鹽反硝化的過程,很可能出現(xiàn)碳源不足而需要外加碳源,從而額外增加運行費用。因此,A2/O2工藝中將好氧池O1控制在亞硝化階段不僅可以減少供氧量,而且可以保證缺氧池A2的反硝化過程僅利用進水碳源而不需要外加有機碳源。
好氧池O2的作用及原理
廢水經(jīng)過厭氧池A1、缺氧池A2、好氧池O1處理后進入好氧池O2,進入好氧池O2的廢水中還含有未硝化的NH3-N、未*反硝化的NO2--N及未降解的CODCr,好氧池O2的作用就是:將未硝化的NH3-N進一步硝化,保證出水NH3-N達標;將反硝化不*的亞硝酸氮氧化為硝酸氮,以防止其進入周圍環(huán)境造成危害;進一步降解CODCr,保證其達標排放。好氧池O2使得A2/O2工藝的運行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
由上可知,A2/O2工藝的主要優(yōu)點表現(xiàn)在:
?、?A2/O2工藝能夠獲得高的COD和NH3-N去除率,適于處理含高濃度COD和NH3-N的廢水;
?、?A2/O2工藝中的厭氧段不僅能夠去除部分COD,而且能夠有效地改善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可生化性,為后續(xù)處理過程提供有效的基質;
?、?A2/O2工藝系統(tǒng)操作穩(wěn)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④ 相比于傳統(tǒng)工藝,A2/O2工藝能夠節(jié)省能耗和可能的外加碳源,運行費用得以大大降低。